063
百炼钢技术对于大汉现在的工匠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而环首刀的制作也比佩剑要更加简单,毕竟不需要双面开刃,所以小说的环首刀很快地就被考工令他们打造出来了。
小姑娘手里拿着的这一把新鲜出炉的环首刀就是考工令他们打造出来的,大汉第一把环首刀。
标准的环首刀刀身理应是超过一米的,但是由于小九才五岁,为了方便她使用,所以考工令他们经过反复加热锻打出来的第一把环首刀的刀身仅八十厘米左右,这个长度让霍去病他们用的话或许太小了,但是让小九用的话那就正正好。
环首刀比一般的佩剑要重,要不是小九的力气本身就比同龄人要大,只怕她也抬不起这把刀,更别提拿它劈砍了,然而王定的一句话,却让正在收刀的小姑娘差点拿不稳手里的环首刀。
“劫狱?”
小九昂着小脑袋看向王定,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自己这位三姊夫到底算是胆大还是算是胆小。
说他胆大吧,他从来没有想过私铸货币;但是说他胆小吧,他刚刚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去劫狱?
在大汉,私铸货币是犯法的,是要被砍头的,而劫狱同样是犯法的,而且还得全家跟着一块陪葬。
“额,小九你没想要去劫狱啊?”见小姑娘一脸吃惊地看着自己,王定也意识到自己大概,可能、应该是猜错了。
然而王定觉得这也不能怪他,因为谁让小九听他说完之后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
那副架势看着就像是想要去劫狱的样子。
小九:“......???"
谁试刀不是杀气腾腾的?
要说小姑娘听完王定说的话之后一点都不生气那肯定是假的了,但是要说她十分生气那也同样是假的,不是小九得知了王温舒的所作所为之后不气愤,而是她早就知道了王温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也早就猜到了王温舒不可能像他对王定所说
的那样,真的对死者家属那么和气,所以得知死者家属被王温舒以诬告的罪名判处死刑了,小姑娘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事实上比起王温舒做的事情,更让小九感到意外的是王定说的话。
“当然了。”小九说,“三姊夫,你该不会不知道劫狱是什么罪名吧?”
在大汉,劫狱就相当于谋反和叛乱,甭管王温舒是不是冤枉人了,但是他作为大汉的官员,代表的就是大汉的统治秩序,小九他们要是真的选择劫狱的话,哪怕凭他们的身份,他们不大可能被判处死刑,更不会连累全家(毕竟他们全家也包括
刘彻他们),但是他们到时候肯定是有理都变没理了。
小姑娘问,“王温舒只是判了他死刑,但是应该还没有来得及行刑吧?"
“还没来得及。”王定摇摇头道,“陶大现在只是被关押在牢里,不过他具体是什么情况我的人没有打听到,因为他们根本不让陶家人去探望。”
“还没来得及行刑就好。”小九想了想,然后对王定道,“我们现在先去一趟陶家吧。”
“去陶家?”王定有些意外,因为他以为小姑娘既然没打算劫狱,那么她想要救陶大的话,最快的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去找王温舒,让他放人,二是直接去找刘彻,让他命令王温舒放人。
结果让王定没想到的是,小九压根没有想过去找王温舒或者刘彻,而是选择了去找陶家人?
“昂。”小九说,“既然我们都知道陶大状告孙蛮不算是诬告,那么王温舒的判决肯定就是诬判了。”
没错,是诬判不是误判,因为王温舒本身也是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只不过他不在意罢了。
“既然王温舒的判决有问题,那么谁最有资格上诉?那当然是陶大以及陶大的家属了。”
由他们亲自去上诉的话,那么完全合理又合法。
王定一听,认同地点点头:“小九你说得没错。”
在大汉的法律中确实规定了一个案子,如果已经被判决了但是人心不服的话,那么确实是可以进行谳狱。
所谓的“谳狱”,其实就跟上诉是一个意思,早在高帝七年,汉高祖就曾颁布诏令,确定了谳狱制度,允许案件逐级移送,若是送至中央连廷尉的判决都不能让人心服的话,那么将会由皇帝亲自审判。
汉高祖等几位大汉皇帝定下这样的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只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上面的人怎么说,下面的人就会怎么做的。
谳狱制度确立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了,然而能够成功谳狱的犯人却少之又少,不是这么多年来大汉都没有冤假错案,而是冤假错案的受害者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上诉。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冤枉人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被冤枉的人是冤枉的,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级官员的不作为或者官官相护。
哪怕汉景帝意识到这种情况后曾再次颁布新的诏令??狱疑者谳,有令谳者已报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1)?但是仍然不见多少成效。
不过别的被冤枉的犯人或许想上诉都没有机会,但是陶大肯定是有的,因为他遇上贵人了。
王定一边想着,一边低头看了一眼小九,见小姑娘虽然收了刀,但是眉眼间仍然萦绕着一股腾腾杀气,心想 -->>